美第七舰队指挥中将:解放军拥有强大海军具备封锁台海能力
2022年9月,美国第七舰队司令卡尔·托马斯中将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讲得可算直白,他说中国海军现在是世界最大的,实力之强,能轻轻松松封锁台湾海峡。这一说法一出来,立马在国际媒体上引起了巨大轰动。
托马斯负责美国在西太平洋的主要舰队,管辖范围横跨从日本到印度的广阔海域。
台海这条海上通道可是全球贸易的命脉所在,每天过往的货轮价值得上千亿美金,一旦被封锁,后果那可想而知。不过托马斯也提醒说,动手封锁的话,国际社会肯定会一起站出来反应,这点还挺现实的。毕竟,封锁不仅仅是军事行动,还关系到整个经济链条。
采访结束后,各方分析都纷纷开始关注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比起美国海军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也被拿出来讨论。到现在2025年,台海周边的军事演习和巡航依旧频繁,托马斯那番话像个警示钟,让人明白区域的力量格局在悄然发生变化。
托马斯的海军生涯和战略眼光
1963年出生在弗吉尼亚的卡尔·托马斯,从小就开始了他的海军生涯。1986年毕业于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后,便投身海军。那会儿,他曾任预警机飞行员,驾驶E-2C鹰眼,专门负责空中指挥和情报侦察。早年的时候,他还在海湾战争期间巡逻,积累了不少宝贵的实战经验。
九十年代的时候,他曾经指挥过驱逐舰,比如USS Sides和USS McFaul,主要负责导航和作战调度。这之后,到新世纪,他晋升到航母级别,2005年开始管理USS Kitty Hawk,2012年又接手USS John C. Stennis。指挥这些航母打击群,让他见识了太平洋地区的复杂地形,从阿拉伯海到南海的部署,总结下来,他深刻体会到海军的硬件不光是吨位,更关键还是整合作战的能力。
2021年7月,托马斯升任中将,接管了第七舰队。这支部队被誉为美国海军的“先锋力量”,拥有超过50艘水面舰艇、潜艇,以及上百架飞机,驻扎在日本的横须贺。托马斯接手之后,正值中美关系紧张的时期,他主导了不少联合演习,比如“环太平洋”和“利剑”,主要针对反封锁以及岛链防御的训练。
他的战略眼光可不是光靠空谈聊天,采访里他说得挺实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总数已经超过了美国,而且建造速度也快得多。美国虽说技术挺先进,但造船厂的产能跟不上节奏,维修时间又长。说得挺贴地气的,因为美国海军确实存在招人难、预算紧张的实情。
托马斯说的话有分量,主要是因为他不是政客,而是每天盯着雷达屏幕的指挥官。他的判断是依靠卫星情报和舰队的报告得出的,2022年佩洛西窜台之后,中国军演的规模让他非常警觉,那次演习涉及台湾六个区域,导弹还飞越了台湾本岛,表现出他们快速动员的能力。
托马斯离开岗位后,到了2024年2月,他转任了海军情报总监,主要负责信息战和情报整合。这个动作也反映出,美海军领导层越来越把情报置于首位,特别是在应对中国海军的电子战和网络技术方面。他的职业发展轨迹,也基本上是美国海军逐渐由冷战思维转向聚焦亚太地区的一个缩影。
早年负责中东事务的他,如今把重点都放在西太平洋地区,这变动可不是个人意愿,而是整体战略的调整。托马斯的观点也不是孤零零的,以前美太空军和空军的将领们也多次提到中国的核武实力和太空威胁,他从海军角度切入,把之前缺失的海域安全问题补充得更到位。
中国海军从跟跑到领跑的那些年
说到中国海军的崛起,坦白说,的确让人有点出乎意料,不过细细想来,又觉得很合理。过去十年里,解放军海军的舰艇数量从两百多艘猛增到三百七十多艘,吨位超过两百万吨,稳稳占据了全球第一的宝座。
在驱逐舰方面,055型万吨级驱逐舰配备了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火力范围涵盖防空、反舰和对陆作战,一艘就能应对多目标攻击。而那护卫舰054A系列,数量上百,非常适合近海防御和远洋护航任务,表现也是相当出色。
说到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都已经服役,到了2022年福建舰也正式下水。电磁弹射系统的引入,让舰载机的起飞效率提升了一倍不止。潜艇方面,低调得很,有093型攻击核潜艇和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静音性能也改善不少,巡航范围已经拓展到西太平洋一带。
建造速度才是关键,上海江南造船厂和广州黄埔厂的年产舰艇吨位,差不多相当于美国十年的总和。到2022年,中国一口气下水了两艘055型,还有好几艘054B型,而美国的福特级航母却推迟,伯克级驱逐舰交付速度也很慢。
公开报告指出,中国海军现代化投入占军费的主要部分,2023年军费总额超过2300亿美元,其中海军占比超过三成。托马斯在采访中提到,中国海军有能力封锁台海,这不是空话,因为舰队密集度高,台湾海峡不过180公里宽,用水雷和潜艇布置,一下子就能堵住咽喉。
但实力不止硬件,训练和实战化更重要。中国海军常态化远洋部署,2022年后,舰队常在南海和东海巡航,护航亚丁湾上千次,积累了蓝水经验。联合演习多,与俄罗斯、巴基斯坦合作,练编队作战和反介入。
托马斯提到的南海军事化,说白了就是中国填海造岛之后,建了一堆雷达站和导弹阵地。这些岛礁就像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把预警链拉得更长。过去十年,斯普拉特利群岛扩张了3000多英亩,跑道能让歼-11直接起降,燃料储备也够撑得住持续作战。这一来,南海就从原先的争议水域变成了前哨阵地。
话说,中国海军也有短板,比如航母经验还不够丰富,全球的基地也不多,但它那扩张的势头可是没减速。到了2024年,又一款新一代驱逐舰要下水,隐身设计比以前更厉害。托马斯提到的很有道理,中国海军不再只是一支防御性力量,而是更偏向于投射型,能从国内辐射到台海、南海,甚至扩展到印度洋。
这变化可是影响挺大的啊,美国海军从11艘航母降到9艘能用的,咱们中国目前有3艘在役,差距慢慢在变小。再说了,这海军的壮大嘛,可跟国家的需求离不开,护送贸易线、维护主权啥的,都是很实在的事。
封锁台海这事儿,风险大过收益
托马斯直言啊,中国海军封锁台海的本事是绰绰有余,但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封锁台海可不只是简单地围住岛,得坚持好几周,才能把能源和粮食的进口都断了,台湾90%的能源都得靠进口,一封就玩完。
解放军可以用潜艇布雷,驱逐舰巡逻,战机巡航,还能用导弹覆盖登陆区域。2022年佩洛西跑到台湾后,中国军演虽然挺猛,但全球芯片供应链就遭殃,台积电股价也跟着跌,经济损失超过万亿。这次演习中,解放军出动了150多架飞机,还有好几十艘舰艇,导弹还飞越了台湾,展现了强烈的决心。
美国海军怎么应对呢?托马斯刚上任就加强了第七舰队的部署,增加了P-8反潜机的巡逻次数,还和日本自卫队一起练习反封锁任务。到了2023年的“利剑”演习,模拟了突破封锁线的场景,潜艇和无人机配合得天衣无缝。虽然中国海军实力不错,但美军有不少盟友支撑,在AUKUS协议的带动下,澳大利亚的核潜艇也增强了对印太地区的威慑力。
托马斯一发话,美国海军就加快了转型步伐,2023年国防预算中海军占了超过2000亿美元,重点放在隐形舰和无人艇上。第七舰队的规模也从50艘扩充到60艘,还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舰艇整合进来,专注于多域作战的练习。
托马斯接掌情报总监后,推动卫星情报共享,盯紧中国舰队的动态。亚太局势发生变化,中国海军数量领先,美国则注重质量,双方在台海和南海展开角力。2024年,中国海军远洋任务超400天,美舰巡航频繁,摩擦不断。
托马斯强调得准备工作,但也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未来海军比拼会持续,不过因为经济关系紧密,发动热战的门槛就高了不少。这番说法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中美海军的差距,也提醒大家,要关注实力的变化,智慧的决策才更关键。
托马斯这次采访不仅停留在军事实力的分析,还引出了全球战略的变动。中国海军体量庞大,展现了从靠近海岸的防御向远洋作战能力的跃升,这可不是短时间能达成的,全靠持续不断的投入和科技更新换代。
谈到舰艇,055型不仅舰体庞大,技术集成也很到位,鹰击-18导弹的射程超过500公里,能够在远海实现先发制人。至于美国的伯克级,虽然挺可靠,但升级速度比较慢,而F-35舰载机才刚刚起步。
中国这边,航母编队训练越练越溜,2023年山东舰编队在西太海域巡航,护航商船,感觉就像打实战似的。托马斯提到的封锁能力,就是靠这些硬实力堆出来的,台湾海峡那么窄,解放军东海和南海舰队一齐上阵,几天内就能把通道给封死。水面舰艇负责封锁空中,潜艇守住水下通道,空军全程掩护,套路相当严密。
不过,封锁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按照国际法,台湾可是海关总署认定的单独关税区,搞封锁等于违反了国际航行公约,扰乱国际贸易。托马斯提到,国际社会可能先在经济层面动手,比如冻结资产、禁运石油啥的,然后再逐步推进到军事行动。日本有安保法,能派自卫队出海护航,澳大利亚和英国成立了AUKUS联盟,菲律宾也签有美菲共同防御协议,这些都给军事介入打下基础。
2022年军演一结束,G7马上出来声明谴责,欧盟也开始推动“印太战略”,感觉这张网络越织越紧了。中国海军虽说能封锁,但维持起来可不容易,后勤补给线老长,天气又忽晴忽雨,台风季节更是棘手。说白了,就像下棋一样,开局攻势强劲,可后面变化多端。
美国海军的应对策略从托马斯时代就开始布局,比如加大对横须贺基地的扩建力度,2022年还增派了两艘宙斯盾舰,让雷达能扫描到台海的每个角落。情报方面,借助全球鹰无人机进行侦察,数据能实时传输回来。托马斯离开后,到了2024年,他在情报岗位上融合了AI分析技术,提前预测中国舰队的动向。未来的亚太区域,海军之间的博弈变得相当常见,主要还是靠遵守规则和沟通来维护稳定吧。
中国海军的意义可不只是打仗,还在守护和平。像亚丁湾的护航行动,救助了上百艘商船,国际社会都挺认可的。托马斯虽然警惕得很,但也得承认中国的扩张有它的合理性,维护主权是不能触碰的底线。
最新资讯
- 2025-10-1119架无人机突入波兰!图斯克发出警告:乌克兰是欧洲最后防线
- 2025-10-11各位老铁,小哥操作平地机技术咋样?你们又
- 2025-10-11承认山头、关照山头、打破山头!深度解析我军五大“山头”由来
- 2025-10-10中国新运输机蓝图流出?120吨载荷叫板美国,发动机是关键
- 2025-10-11内蒙古水下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