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定价反击!告别澳洲铁矿石,我国议价权重夺,澳洲无法再牵制

想当年,澳大利亚的矿业巨头必和拓必,那日子过得叫一个舒坦。只要把矿山上的石头挖出来,装上船运往中国,白花花的银子就自己流进了口袋。这种“躺赚”的好日子,他们以为能一直过下去,直到一声巨响传来。

那曾经让他们底气十足,用来拿捏我们的铁矿石,一夜之间,似乎成了烫在手里甩不掉的山芋。这可不是咱们空口白牙地吓唬人,而是我们的牌桌上,多了一张他们没见过的王牌。

这事儿得从一次看似普通的商业谈判说起。咱们这边新成立的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想着集中采购能有点议价权,就跟必和拓必商量,说你们那个叫“Jimblebar细粉”的产品,能不能给点折扣?这在生意场上,再正常不过了吧?

可人家必和拓必压根没拿正眼瞧。在他们眼里,我的矿是全世界最好的,你是全世界最大的买家,这买卖你还能不做了?他们算盘打得噼啪响:就算一分钱不降,中国人最后还得捏着鼻子认了。毕竟,几十年来,剧本都是这么写的。

这次剧本不一样了

谁能想到,这次他们真就失算了。咱们的回应,快得像一道闪电,也狠得不留情面。一句话:不买了!不光是你们那个“Jimblebar细粉”,你必和拓必所有的铁矿石,我们都不要了。

当然,门也没完全焊死。想让我们买也行,有两个条件。第一,价格降到我们满意为止;第二,也是最关键的,必须用人民币来结算。

这消息一出,简直就是在堪培拉的国会大厦里扔了颗炸弹。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赶紧跑出来打圆场,说什么“失望和关切”,嘴上说着希望市场正常运作,心里急得恐怕都快冒火了,毕竟那可是他们85%的铁矿石出口市场啊。

吃饭砸锅专业户

要知道,澳大利亚每年挖出来的铁矿,超过八成都是卖给我们的。咱们每年要用掉的铁矿石,占了全世界海运贸易量的四分之三。这么大的盘子,除了中国,谁能接得住?我们真把门一关,他们那些矿企,除了守着金山饿肚子,还能干啥?

过去这些年,我们确实没啥好办法。自己家的矿,品位不高,开采起来又贵又费劲,根本喂不饱庞大的钢铁产业。只能伸手向国外买,而澳大利亚,就仗着自己家里有矿,成了我们的主要卖家。

可这位“主要供应商”,何曾给过我们这个“最大客户”半点尊重?他们利用垄断地位,想怎么涨价就怎么涨价,把中国钢企的利润压榨得比纸还薄。钢厂辛辛苦苦干一年,到头来发现是给澳洲矿主打了白工,这都快成行业笑话了。

更气人的是,坊间一直有传闻,说澳大利亚为了在价格谈判中占尽便宜,甚至在我们的钢铁行业里安插“商业间谍”,把我们的底牌摸得一清二楚。这种经济上的吸血,简直就是一部辛酸史。

王牌终于掀开了

经济上占尽便宜,政治上呢?反手就捅你一刀。澳大利亚一边靠着对华贸易赚得盆满钵满,另一边又在军事上死死抱住美国的大腿,隔三差五就派军舰、飞机跑到我们家门口搞什么“自由航行”,耀武扬威。他们拿来挑衅的钱,有多少是我们买矿石付的账单?

面对这种两面三刀的家伙,我们当然不能再忍了。第一步,就是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把国内钢企拧成一股绳,不再给他们分化瓦解、逐个击破的机会。这样一来,我们在谈判桌上,终于有了统一的嗓门。

但这还只是防守。想真正挺直腰杆,就必须找到能彻底替代澳洲矿的“备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勘探队,在遥远的西非几内亚,挖出了一个世界级的宝藏——西芒杜铁矿。

这座矿,是目前全世界还没被大规模开发的、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顶级赤铁矿。最关键的是,这个项目由中铝等咱们自己的企业主导开发运营,预计今年8月就能出矿。这意味着,我们终于有了一个不受制于人、稳定可靠的优质铁矿来源。

现在轮到我们开价了

手里攥着这张“王牌”,我们自然不必再看任何人的脸色。澳大利亚要是不肯降价,那对不起,我们扭头就走,非洲的矿正等着我们。就算他们最后扛不住压力,愿意降价了,也得先答应我们另一个条件:用人民币结算。

这一招才叫釜底抽薪。我们不光是要夺回铁矿石的定价权,更是要借着这个机会,在全球大宗商品的交易体系里,为人民币国际化再撕开一道大口子。让那些习惯了用美元霸权收割全世界的国家看看,时代变了,游戏规则也该改改了。

过去是澳大利亚仗着“店大欺客”,现在风水轮流转,我们也能“客大欺店”。这套玩法,还是从他们身上学来的。当然,必和拓必可以继续硬扛,不降价,也不同意人民币结算。没关系,他们堆积如山的铁矿石,就留着自己慢慢欣赏吧。

笔者以为

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澳大利亚的矿工们或许只能坐在高高的矿堆上,听着公司高管们唉声叹气,讲述着过去那些靠中国市场大赚特赚的“光辉岁月”。只不过,那样的好日子,恐怕是真的一去不复返了。等待他们的,或许只有降薪和裁员的冰冷现实。这一次,轮到我们说了算。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