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小时变3小时!天山隧道贯通,新疆人的3大喜事,终于藏不住了

天山胜利隧道顺利贯通的消息传来,内地民众无不欢欣雀跃。在他们看来,这哪里只是隧道通车,分明是内心深处对新疆的向往被彻底激活了。新疆的确是块宝地,古人当年将其纳入版图,绝不仅仅是为了那几串葡萄干;我们也向往着去看看那个“五步一娜扎、十步一热巴”的美丽新疆。不过,最激动的还是新疆本地人,因为这条隧道的贯通,给他们带来了三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

第一件大好事:路程大幅缩短,让“屁股”得到解放

乌尉高速通车后,新疆人再也不用先往东绕远路到乌鲁木齐,再折返回库尔勒了。这样一来,路程减少了将近200公里,通行时间也从7个多小时压缩到3小时。要知道,内地人开两三百公里高速,常常会觉得脖子发酸、腰部发痛,连屁股都坐得不舒服,甚至得去按摩放松。所以,少跑200多公里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天大的福利。

但对于习惯了每日长途奔波的新疆人而言,每天在车上待七八个小时是家常便饭。虽然减少200公里不算特别多,但省下3个小时还是很可观的——至少比以前能多开3个小时的路程。别问新疆有多大,内地游客的亲身经历是:去新疆玩10天,8天都耗在车上,坐得人崩溃,感觉屁股磨破了、腰快断了、四肢都快“瘫”了。想感受新疆的辽阔,真得靠“屁股”:只要在座位上坐得够久,才能看完足够多的风景。要是受不了长时间坐车,连县城都可能出不去,所以“屁股不好”的人,还真不建议轻易去新疆。

新疆天山胜利隧道的贯通,不光让本地人受益,更是给内地游客带来了福音!

第二件大好事:不用再走甘沟了

甘沟位于新疆托克逊县,是吐和高速G3012的一段,横穿南天山,是连接南北疆的交通要道。这段路有8处高危路段、240多个弯道,落差超过1700米,被称为“魔鬼路段”。甘沟的飞沙走石让不少司机望而生畏,遇上大风天气,行车更是危险重重。

让司机们头疼的不只是恶劣环境,还有让人抓狂的限速。由于地势险峻、路况复杂,这里小车限速60公里/小时,大车限速40公里/小时,被称作“最慢高速”。这段路设置了6个区间测速和6个定点雷达测速,稍不注意就可能因操作失误被扣分。

天山胜利隧道贯通后,人们再也不用绕路走甘沟了,甘沟将成为历史。本地人为摆脱甘沟的困扰,已经期盼很久了。

第三件大好事:不用再去吃托克逊拌面了

要说新疆拌面哪里出名,那得数吐和高速服务区的托克逊拌面。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它早已刻进每个过路新疆人的记忆里。50元一碗的黑山羊拌面,被大家戏称为“索马里拌面”,因为考虑到食材不浪费,里面的羊肉常常换成牛肉加羊油。甚至有个别厨师操作不当,或是“创新”加了奇怪佐料,让一些食客吃完后一路肠胃不适。口碑好坏似乎不那么重要,毕竟这里的每个人都是过客——老板是,司机和乘客也是,谁也说不清下次何时再来。

新高速开通后,本地人欢呼着说再也不用吃托克逊拌面了。但其实该吃还得吃,毕竟隧道明年年底才正式通车,还得再忍一年。另外,乌尉高速部分路段可能不让大车通行,或者过路费较高,大车很可能还得走原路,大车司机们估计还得继续吃托克逊拌面。

既然内地到处都有新疆羊肉串店,那托克逊拌面换个地方经营应该也不难。谁说它的“好日子”到头了?我看隧道口附近的服务区就是块风水宝地。

天山胜利隧道修通的意义

玩笑归玩笑,天山胜利隧道的贯通确实意义重大。

为了守护新疆,我们付出了太多:清朝乾隆皇帝平定新疆后,派遣了9位巡抚治理;清末,69岁的左宗棠抬棺出征,誓死保卫疆土;民国时期,3位都督坚守岗位,防范沙俄野心,维护领土完整。新疆回归祖国怀抱已有75年,上世纪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支援建设的故事可歌可泣。如今,天山胜利隧道的贯通,只是我们建设美好新疆的一个小小开端。

这条隧道全长22.13公里,让库尔勒到乌鲁木齐的驾车时间从7小时缩至3小时,穿越天山的时间更是从3小时减到20分钟,运输效率大幅提升。它的通车完善了新疆的交通网络,让南北疆往来更便捷畅通,促进了区域间的互联互通。这不仅方便了南北疆人民出行、探亲、旅游,还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随着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内地游客去新疆旅游时,也能吃上一碗热乎的托克逊拌面。去的人多了,回头客自然也会多,说不定托克逊拌面真能成为“新疆第一面”呢!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