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宴请卓别林,卓别林说想带走几瓶茅台,周总理是怎么做的?

周总理宴请卓别林,卓别林说想带走几瓶茅台,周总理是怎么做的?

1954年的一天隐居在瑞士的喜剧大师卓别林接到了一个电话。一位来自东方的客人想邀请卓别林吃饭。此时的卓别林年纪已经大了,因为受到迫害远走瑞士,接到这一通电话十分意外。

向卓别林发出邀请的是在瑞士日内瓦开会的周总理。周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参加会议。此次会议为期三个月,日程十分紧张。当周总理听闻自己最喜欢的喜剧大师也在瑞士居住,于是百忙之中向卓别林发出邀请。

卓别林曾在上海待过一段时间,期间认识了京剧泰斗梅兰芳先生,两个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面对此次邀请卓别林很激动。离开好影视界之后卓别林再也没有往日的辉煌。曾经名满天下的喜剧大师,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在瑞士呢?见到周总理后又发生了怎样的趣事?

01

喜剧大师卓别

卓别林1889年出生于伦敦。父母都是不知名的歌星靠着平时各处表演维持生活。转眼卓别林到了十岁,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他加入了当地专门招收青少年的一家剧团。卓别林在舞蹈方面的天赋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之内被人发现。

1914年卓别林拍摄了第一部电影,这部电影虽然没有让卓别林扬名立万,让他决定以后向影视方面发展。正是由于这部电影的拍摄,也让一些导演记住了这位年轻又有潜力的演员。

之后卓别林连续拍摄多部电影,当时电影的拍摄技术非常落后许多电影都没有声音,只能靠肢体语言和表情来表现,靠着之前在剧团当舞蹈演员积累的经验卓别林很快脱颖而出片约接踵而来。

卓别林最具代表性的电影就是《城市之光》和《摩登时代》。卓别林也凭这样这两部电影名声大噪,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拿到了不少含金量极高的电影奖项。到了1947年,卓别林却因为一部电影远走瑞士。

这一年卓别林为了表示对于二战的不满拍摄了一部电影叫做《凡尔杜先生》。在这部电影中卓别林扮演一位因为战争和经济危机而失去工作的职员,迫于生活压力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

电影中的一些台词触及了当时高层的敏感神经,这部电影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就被禁播。卓别林也遭到迫害,因为卓别林过去出色的表现引起了同行们的嫉妒,许多同行落井下石。

从1914年拍摄第一部电影开始到1947年33年中,卓别林享受了无数鲜花和掌声。在这一刻他终于看清楚了人心险恶。心灰意冷的卓别林决定带着一家人搬到瑞士。此时到卓别林已经六十多岁,在瑞士展开了自己的新生活。

02

接到周总理邀请

1954年卓别林获得了国际和平奖,当时他已经在瑞士定居,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记者在瑞士采访卓别林。看到中国记者之后,卓别林高兴的回忆起当年在中国的经历,还回顾了和梅兰芳先生结识的过程。

随后卓别林又表示很想去看看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样子,也想看看中国的电影。正在瑞士日内瓦开会的周总理得知了这一消息便嘱咐外交部的工作人员转告卓别林,可以满足他去中国的愿望。

当卓别林知道这一消息之后十分开心,他对外交部的工作人员表达了想要见到周总理的愿望。当时卓别林并没有抱有希望,然而周总理得知这个愿望之后便立刻答应了。周总理曾经观看过卓别林的电影,对于这位喜剧大师也十分欣赏。

03

周总理请卓别林吃饭

接到总理邀请的卓别林十分兴奋又有一点紧张。毕竟请自己吃饭的是一个国家的总理,级别很高。卓别林虽然有一些担心,但是出于对中国的好感欣然赴宴。到了约定好的日子,卓别林既激动又带着忐忑来到约定的地点。

还没有到达周总理居住地门口,卓别林就远远看到站在台阶上的周总理。当卓别林从车上走下来,周总理立刻迎上去主动握手,还用英语向卓别林问好。卓别林没有想到周总理如此平易近人,之前的紧张立刻消失整个人也放松了不少。

周总理还说自己在40年前就看过卓别林演的电影。两人的谈话围绕着卓别林的电影展开立刻拉近了距离。卓别林是1937年在中国上海短暂的生活过,然而当时正值战乱年代。卓别林向周总理询问起过去20年中国的发展。

周总理详细的给卓别林讲述了这20年中中国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卓别林听完之后十分震惊,希望有机会再回到中国去看一看。转眼间就到了午饭时间,周总理特意准备了一些中国的特色菜来招待卓别林。谁都没想到,卓别林在饭桌上居然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

04

茅台酒能送我吗

周总理准备了北京烤鸭、烧饼等十分有特色的菜肴,酒水是茅台。卓别林看到小小的瓷瓶表示十分好奇,周总理说这是特意为他准备的中国名酒。

卓别林满怀期待的打开酒瓶瞬间酒香四溢。周总理开玩笑的说:随便喝管够。卓别林在喝了一小口之后,连连称赞茅台酒才是男子汉喝的酒。吃完饭之后卓别林意犹未尽,询问周总理能否送自己一瓶茅台酒做纪念。

周总理安排工作人员给卓别林准备了两瓶茅台酒。收到礼物之后,卓别林特别开心还给周总理和工作人员记性表演了一段喜剧,逗得众人哈哈大笑。临别时周总理和卓别林合影,卓别林说这是自己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天,这次聚会也被传为一段美谈。

05

总结:

英国出生长期居住在美国,卓别林见过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和周总理的聚会之所以让他难忘,因为卓别林从来没有想到高高在上的一国总理如此平易近人。特别是卓别林了解了新中国如何建立的之后对于周总理和共产党人更加佩服,也让他更加向往中国。

周总理会见卓别林的时候处处为对方着想,面对卓别林的请求都尽力满足展现了自己强大的人格魅力。不论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人格魅力永远都是超越一切的存在。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最新资讯